過去一年,隨着疫情大流行各種衛生條例限製的解除、人們重新開始旅行,世界上許多最熱門的房地產市場都報告說:外國買家的購房興趣激增。
然而,在這個關口,加拿大急流勇退做出禁止外國買家在加拿大購房 2 年的禁令,但這個決定發布之後,加拿大的房市迎來了迅速降溫和下滑。
這個決定讓加拿大後悔了嗎?
分析認為,加拿大針對外國購房者的禁令,對加拿大人的購房可負擔性並沒有太大幫助,但可能會損害我們作為投資好地方的形象。
尋求擺脫日常通勤的數字遊牧民、尋找收入財產的投資者、或是想要第二套住房的富人,正在紛紛湧入從倫敦到葡萄牙再到加利福尼亞的市場。
在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報告稱,外國買家的購房支出增長了 8.5%,打破了連續三年的下降趨勢。
與之逆向行駛的加拿大,盡管幾十年來在國際房地產人群中很受歡迎,但在這輪外國買家追捧的市場中,卻異常冷淡。
原因很明確:在過去 6 年中,一個又一個政府製定了越來越嚴格的規定,旨在限製外國人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這是對多年來不斷上漲的房價的回應,這些房價使年輕一代的加拿大人無法購買自己社區的房屋。
BC 省於 2016 年首次推出外國買家稅,省政府宣布對加拿大的非居民購房征收 15% 的附加稅,一年後稅率提高到 20%。
此外,BC 省還允許溫哥華征收空置房產稅,以鼓勵該市更多的住房存量出現在租賃市場上。
安大略省在 2017 年緊隨其後,對多倫多周邊的大金馬蹄區征收 15% 的“非居民投機稅”。今年,在大流行期間房價大幅上漲之後,安大略省政府兩次提高了稅收——第一次提高到 20%,最近又提高到 25% ——並將其擴大到全省。
但與聯邦自由黨在其春季預算中宣布並將於 2023 年 1 月 1 日在全國範圍內生效的為期兩年的聯邦外國買家禁令相比,這一切都相形見絀。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加拿大將擁有最嚴格的製度之一,禁止外國人在發達國家的任何地方購買房屋。
這讓一些業內人士感到擔憂。他們擔心加拿大可能會因對外國投資懷有敵意而留下更糟糕的名聲,而這一切都是以似乎沒有提高住房負擔能力的政策為名。更重要的是,隨着加拿大似乎進入房地產市場調整,外國買家禁令可能會拖累最終的複蘇。
多倫多蘇富比國際地產加拿大公司的經紀人安迪·泰勒表示質疑,與其說是外國買家禁令本身,“更多的是我們向國際社會發出的信息。這條信息會持續多久,而稅收會持續多久?”
雖然他預計聯邦外國買家禁令不會對市場產生直接影響,但泰勒擔心加拿大在海外發展的聲譽。
泰勒稱,對於投資者和其他訪客來說,加拿大正在創造一種環境,對外國買家不友好的環境。甚至在與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合作夥伴交流中,外界對加拿大的印象是“加拿大完全反對外國投資”。
這可能會使該國處於競爭劣勢,而此時許多其他司法管轄區都在積極從國外尋找新的投資者和移民。
而全球很多其他國家則抓住大流行的趨勢,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和投資機遇。
在大流行中,許多國家——尤其是那些依賴旅遊業的國家——看到了利用日益增長的在家工作現象的機會。房地產谘詢公司萊坊國際研究主管凱特·埃弗雷特-艾倫 (Kate Everett-Allen) 表示,他們加大了吸引移民的力度,尤其是那些有錢的移民。
冰島、葡萄牙、印尼巴厘島等地區的政府推出或擴大了允許外國人置業的計劃和方案,前提是他們有獨立的收入。伴隨着遠程辦公的持續進行,如今這些計劃不斷擴大;每隔幾周就會在數字遊牧簽證列表(49 Countries With Digital Nomad Visas – The Ultimate List)中添加一個新國家/地區。這些曾經的旅遊勝地對那些可以遠程辦公的人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友好。
但少數幾個國家,如加拿大、新西蘭和新加坡,卻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點:房價大幅上漲,與鄰國相比,人口稀少。埃弗雷特-艾倫說,事實上,十年前開始對外國買家征稅的趨勢是由小而富有的新加坡開始的。
但在加拿大,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規則提高了可負擔性。
事實上,在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今年的負擔能力已降至 30 年來的最差水平。其他因素——比如新住房明顯短缺,以及在大流行期間人們遠離城市——這些天似乎對市場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這可能僅僅是因為外國買家不再是加拿大市場的主要部分。大溫哥華地區 Dexter Realty 的執行經紀人兼所有者 Kevin Skipworth 估計,大溫地區的外國買家的份額已從外國買家購置稅出現之前占所有購房的 6-9% 下降到如今的不足 1%。
他說,聯邦外國買家禁令“不會對我們的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因為由於有外國買家稅,我們基本上一直在禁令下運營,”他指的是 BC 省 20% 的外國買家稅,不過他認為這一稅項對於本地房價的可負擔性沒有任何影響。
對於加拿大和主要城市來說,房價可負擔性的原因被歸結為供應不足,有人口增長和買家之間的人口結構轉變。千禧一代正在進入一個他們想要購買的時代,嬰兒潮一代的大部分人口並沒有放棄他們的家園。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對可負擔性的影響更大。
溫哥華房地產市場的真正壓力來自不同的“外部”群體——大量來自國外的移民、和來自加拿大其他地區的移民湧向加拿大最溫暖的宜居的地區。
Skipworth 認為外國買家對未來的影響不大,溫哥華的房價不會因為外國買家不能買房而變得更便宜。大溫的地理位置所決定、以及當地的住房供應有限,所以除非供應顯着增加,否則很難滿足那裏的需求。
泰勒對多倫多的看法大致相同,並指出由於移民,該地區的人口繼續快速增長。他敦促各國政府關注加速住房建設的方法,而不是外國買家禁令。
來源鏈接:
Will Canada Come to Regret Banning Foreign Buyers? (storeys.com)